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品名:玫瑰茯苓膏
配料:平阴玫瑰、怀山药、白茯苓、北山楂等天然食材
保存方法:因无添加,需要放入冰箱低温冷藏
保质期:6个月
净含量:270g
注意:开盖后请尽快食用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收到玫瑰茯苓膏后,可能会发现膏体上会浮有一层泡沫。因为我们在制作过程中,为保证蜂蜜的营养不被高温破坏,选择了在膏体成形之后再加入蜂蜜。由于没办法直接融合,所以需要进行第二次搅拌,搅拌的过程很容易产生泡沫。而此时砂锅的温度降低,泡沫没办法直接消散,会浮到层面上,并不会影响饮用。
【玫瑰茯苓膏:温和的祛除体内痰湿】
湿气是令很多朋友都感觉苦恼的一件事,都知道自己有湿,但试过很多方法,效果却不怎么理想。一直以来,团队的小伙伴们都在研究温和的祛湿方法,我们查阅了很多古籍,最终选择了做这款玫瑰茯苓膏。
方子最早出自于唐代著名医书《外台》卷八引《延年秘录》里的茯苓饮,我们根据配方进行调整,将其中的药材全部替换成了食材,并添加了玫瑰。
玫瑰的香味能行气,可以打通我们身体的通道,为茯苓的化湿打下基础。还能活血化瘀,充盈气血,让我们的面色变得红润白皙,很适合爱美的女孩子。
除了茯苓与玫瑰之外,选用的材料还有山药、白扁豆、荷叶、山楂、陈皮、薏米,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食材,适合大多数人吃。
之所以要选择这些食材,主要有三个搭配上的考虑:
方子里的茯苓、荷叶、薏米是最重要的,承担了“利湿消肿”的作用。能够通畅小便,对长期满胀、宿便引起的腹部赘肉有一定效果。而荷叶、薏米性偏凉,茯苓的平和刚好能够中和它们的凉性,让整道方子更加温和。
而白扁豆与山药的搭配,主要起到的是保护脾胃的效果。在化解湿气的时候,不会伤害到脾胃。
山楂与陈皮则是健脾的好物,能够消积食。减轻脾胃的负担,给脾胃提供动力。
它的味道,最开始会觉得淡淡的,之后会有一股玫瑰的回味,正好是脾胃很喜欢的清甜滋味。
【食材的挑选,大有讲究】
这款玫瑰茯苓膏的食材较多,所以在原材料上,我们花费了不少时间挑选。
茯苓
我们选用了云南出产的白茯苓。它是茯苓切开赤茯苓之后的白色部分,功效非常广泛,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。
在挑选食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,市面上一些商家会用淀粉或者石膏等,混合茯苓角的边角料来制成茯苓块卖,或者直接以次充好,往茯苓块中混入色彩相似的木薯片、参葛根,但这些劣质的茯苓都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辨别的:
1、煮:加了淀粉或者石膏的茯苓会比较容易煮烂,长时间煮不烂的是比较好的茯苓。
2、刮:正常的茯苓用指甲刮是不会掉粉的,而假茯苓会。
3、加碘:正常茯苓加碘会微微变色或者不变色,假茯苓会变成蓝紫色。
通过这三种方法辨别出来的真茯苓,才是真正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食材,也是我们本次挑选原材料的标准。
玫瑰
玫瑰在这款方子里含量有超过50%,比重很大。因为玫瑰品种主要有玫瑰、蔷薇、月季三种,它们长相很相似,很容易混淆。而玫瑰是三个品种中唯一能够提取精油的,所以价格也会比较昂贵。难免会有人选择用月季或者蔷薇来充当玫瑰。
在综合对比之后,我们最终选用了山东的平阴玫瑰,它的香气很正,味道清甜,功效也比较显著。
川陈皮
陈皮是去年冬天,我们去往四川仁寿寻找的川红橘的皮晒制、陈化制成的,陈化的时间约为一年,在岁月的陈放下,陈皮性味变得柔和。我们平时生活遇到的很多不舒服和小毛病都能靠它解决~
川红橘是四川三峡库区老品种,也是药典中被记载可做陈皮的品种。
其余的食材也都是我们从全国各地收罗而来的:白扁豆来自浙江湖州、山药来自河南焦作、薏米出产于贵州、山楂来源于山东青州,陈皮取自功效极佳的川红橘,荷叶也是当年收的新鲜荷叶。
因为材料复杂,熬煮出来的膏体会让人闻到一股酸甜的味道,用热水冲泡之后,会有淡淡的玫瑰香气传出,饮下喉咙,舌尖会有玫瑰的回味,留存的时间也会比较久。
【食用方式】
泡水用量:泡水的时候膏体不用太多,一汤匙就好,大约在15~20g左右,浓淡可以自己调节。
泡水方式:玫瑰茯苓膏的材料丰富,膏体浓稠,很容易黏在勺子上。冲泡时,膏体放入杯中,一边搅拌,一边冲入90℃左右的热水,再加入冷水,调制成自己自己喜欢的温度。
饮用时间:这款玫瑰茯苓膏玫瑰的用量超过50%,疏肝解郁的能力很强,很适合在早晨的时候喝。为自己的身体状态做一个调整。
食用量:一瓶玫瑰茯苓膏大约可以喝15~20天左右。
清晨的时候挖一小勺玫瑰茯苓膏饮用,桌上放着丰盛的早餐,只需要等水微微放凉后,小口饮用,会感觉到早起的倦怠与困厄在慢慢融化,之后的一整天,身体也变得轻盈、舒适很多。
【注意事项】
1.每次食用,请使用干净无水的木勺挖取,用完后用干净纸巾将瓶口擦拭干净。
2.玫瑰、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孕妇忌用。